青年学者论坛—第43期简报

时间:2009-11-25浏览:591

市场竞争、终极产权与纳税筹划
2009年11月18日下午14点,437ccm·必赢国际安中楼201教室,由管理学院学术小组举办的青年学者论坛第43期——“市场竞争、终极产权与纳税筹划”学术讲座如期进行。
 
本次讲座很荣幸的邀请到了管理学院会计学系讲师吕伟博士为主讲人。吕博士曾就职于国有上市公司及外资企业,研究成果丰富。本次讲座由工商管理系教授贾良定老师作为评论人

讲座正式开始。吕老师首先介绍了研究的主题——关于公司税的研究。税在经济活动中意义重大,是企业最重要的摩擦成本的来源;税的监管、改革等会引发各种争议;税涉及到巨大的现金流,是公司价值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企业纳税筹划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但除了重大活动,企业往往不会向外界披露,因此纳税筹划不容易被观测到。1998年到2008年间上市公司平均实际税率远低于理论水平,表明企业通过纳税筹划降低了税率。纳税筹划活动是一个成本与收益权衡的问题。市场竞争环境对于企业纳税行为有何影响?是否受企业不同产权因素影响?这是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就越容易建立起标尺效应,从而企业降低成本的激励更强,因此提出假设一:如果产品市场能够提供标尺效应,激励管理层更多地致力于价值最大化,会导致企业进行更激进的纳税行为。民营上市公司相对于国有企业更看重税收成本的节约带来的现金流增加,因而市场竞争程度对其纳税筹划影响较小。因此提出假设二: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产品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纳税筹划的影响更显著。该研究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经验数据,结果表明:市场竞争导致企业纳税筹划动机增强,纳税筹划行为更激进,实际税率更低。且由于所有制不同产生的激励差异,国有企业纳税筹划行为对市场竞争环境变化更敏感。

 

吕老师对论文详细讲解之后,工商管理系贾良定教授对论文进行点评。贾老师对于论文的结构和写作提到以下方面:一是摘要部分,如何简明扼要地表达文章的主题、贡献、方法与结论。二是引言部分,是否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清晰的表达,清楚解释研究主题的重要性以及这项研究将会如何提升我们对于问题的认识,此外还要考虑现象是否与理论匹配。三是文献回顾,是否是最新研究进展并与研究问题最相关。这篇文章中对宏观视角的回顾似乎相关性不大。四是方法与程序,即样本选择对于研究的问题是否合适,测量质量如何。文中未统一解释控制变量及其选择理由。此外需要考虑:研究设计是否具有令人满意的构念效度、内部和外部效度;研究结果是否有意思和重要,促进对现象和理论的认识;讨论部分是否针对这个现象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对未来研究提出了重要建议。关于文中的模型,贾老师还提出了许多种其他的可能结构。贾老师的点评非常全面细致
 
在讲座进行过程中,与会师生们就遇到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问:纳税筹划的主体是政府还是企业?
答:主体是企业。举XX集团为例,其所得税是中央政府取60%,地方政府取40%。地方政府承诺:如果其入驻本地,则将这40%的税收返还,作为税收优惠条件。该集团了解该政策之后采取的应对行为称之为Tax Planning,即纳税筹划。
问:依据吕老师解释,可以理解为产权直接影响纳税筹划。为什么该项研究不将产权作为自变量,将市场竞争作为调节变量?
答:最近有对“产权直接影响纳税计划”的研究。我个人觉得市场竞争和产权可以结合起来影响企业的纳税筹划活动。
问:能否参考别的研究,采用中国统计年鉴的全国统一数据进行测量?
答: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是企业层面的,整个行业同一个值。对于一些我们直觉中的垄断企业,放到整个行业来看可能就不是垄断,计算得到的数据就不能说明问题。
 
管理学院第43期青年学者论坛在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