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奋进行动”要求,奋力实现“第一个南大”建设目标,形成教师党支部联系指导学生党支部的人才培养机制,把育人工作从课堂延伸到支部,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先进思想文化传播、学生成长成才全过程指导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发挥学生向上沟通的反馈机制,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促,3月22日下午,437ccm·必赢国际经济学系、产业经济学系与人口所、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教师党支部与437ccm·必赢国际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在梅园新村纪念馆举办结对共建活动。
红色记忆永相传,催人奋进续华章。下午2点,参观队伍在梅园新村纪念馆门口集合完毕。在学生解说员秦必然同志的介绍中,一段鲜活的红色记忆徐徐展开:梅园新村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和国民党谈判时在南京的办公地点,目前,这里保存了1946年5月到1947年3月共十个月零四天的谈判当中的相关历史资料。共分为重庆谈判、南京续谈、第二战线等六大板块。
随后,师生党员在学生解说员的导览中对梅园新村纪念馆展开参观。纪念馆的丰富史料让全体同志重温了党的奋斗历程,前辈们奋勇拼搏、为民服务,践行理想信念的动人事迹让每位党员深受感触。
接下来,同志们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通过照片、书信等240余件珍贵的档案资料,深入了解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优秀党员的家风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在毛泽东、周恩来、彭湃、殷夫、焦裕禄、钱学森等前辈的优良家风故事中,各位党员体悟颇深,纷纷表示要做到进一步严于律己、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培育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
光荣宣誓砺初心,赓续血脉添活力。参观结束后,支部举行了新发展党员入党宣誓暨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仪式,并请教师党员为新发展党员佩戴党徽。入党宣誓是我们党的传统,是党员政治生命开始的象征,既是入党的必备程序,又是对每位党员的教育。经过宣誓与重温誓词,全体党员同志更加牢记自己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同时增强了党性观念和宗旨意识,做到以更加坚定的信念砥砺前行。
优良传统代代传,师生共建谱新篇。参观结束后,全体师生党员走进教室,开展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讨论。首先,高波老师、李小琳老师、路瑶老师与罗洁老师分别代表各教师支部与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共同揭牌,宣布经济学系、产经系与人口所、营销与电子商务系教师党支部与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正式结对,期待未来能够开展更加丰富多样、理论与实践深度兼具的学习与交流活动。
接着,本科生第一党支部陈文龙、刘葳洋、奚哲隽三位同志分享了自身的参观学习感悟,围绕着家风建设、家国关系、艰苦奋斗精神、理想信念等主题展开交流。
接下来,学生党员围绕学习生活及党的理论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和问题向教师党员们提问取经。教师党员建议各位同志在学术研究中提高积极性,主动与老师交流,多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与社会现实需要,真正做到“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同时可以与跨专业同学合作,拓展自己的学科视野;在理论学习方面,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工作和研究中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加深对党的理论的认识。在热烈的师生交流中,学生党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深刻感受到自身肩负的时代重任,今后要进一步踔厉奋发,担当作为。
最后,产经系与人口所教师党支部书记高波老师和产经系主任吴福象老师作总结发言。两位老师首先对支部新发展的党员表示祝贺,同时指出,师生支部结对活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之举,期待今后能更多与学生党员展开交流共建活动。两位老师还鼓励各位同学积极创新、锐意进取,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祖国与社会做出贡献。
通过党史纪念馆参观、入党宣誓仪式及师生交流活动,党员们加深了对党的光荣历史的了解,同时在学习科研、自身成长和党性修养方面有了更深的体悟,为今后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进一步开创“奋进行动”新局面积蓄了精神力量。
撰稿、供图:437ccm·必赢国际本科生第一党支部